close



電影院裡,掩帕啜泣的聲音此起彼落,我的眼淚卻總在眼眶裡打轉。不是不感動,而是更多的羞愧緊壓著胸口,讓我感覺自己比起螢幕上的角色遭遇還要狼狽不堪。

怎麼可能?電影裡的主角泰半不是疾病纏身,就是經濟困頓,他們有人因此逃避人群自絕於閣樓之上,或是得在俗豔的脫衣舞俱樂部裡討生活,更得擔心回家時會不會瞬間被洗劫一空...這一切,對於安然地坐在戲院裡、身體康泰,甚至平日有著一份穩定收入的我們,簡直就是難以想像的生活,更是全然陌生的紐約。

『No day but TODAY』。不需要造作地臆測或歌頌波西米亞族群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更不需要掏心挖肺的同情與憐憫,他們的光彩早已在選擇把握當下與『做自己』的時候發散出來。無病無痛,常常讓我們擱置了當下的念頭,夢想、衝勁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停止了脈動。反而是經歷苦難、時間有限者,總能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餘暉綻放到極致。

「吉屋出租」中的每個人都有各自必須面對的課題:一部滿懷使命、卻始終延宕無法完成的紀錄片,一首匯聚人生精華、卻怎麼樣也無法寫完的搖滾歌曲...不是每個人都是像Maureen那般狂放、能夠循著本性積極而為的行動者,也不像Angel是個能將苦痛轉化為希望與歡愉,並散播到周遭的天使,但友情卻是他們各自單打獨鬥時最好的後援補給,即使是被其他人視為背叛昔日理想的Benny,也有刀子口豆腐心的時候。當一無所有,心靈上的支持不見得比物質來得高尚或直接見效,卻會是人心角落不可匱乏的滋潤。

Collins與Angel則讓我們見識愛情的美好。打從那晚奇特的相遇開始,他們彼此和煦而包容的光芒便相互籠罩著對方,一種無人可以取代的真正幸福,也隨之透射到四周的每一個人身上。在那之下,即使是處身在殘破頹圮的公寓裡,或是在老舊顛簸的電車上,他們對另一半的注視也從未偏移,直到無法避免的悲傷結局終於降臨。當Collins在喪禮上深情吟唱著"I'll Cover You",曾經難得的契合早已由性別的軀殼破繭而出,是最最令人動容的一刻。

老實說,電影版「吉屋出租」在鋪陳故事及鏡頭掌握上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說有些平淡,與一般我們對歌舞劇改編電影的刻板印象相去甚遠,但其中人物無偽而火熱的情感卻是很難掩藏得住的。這樣的對比也許不是故意造成,卻恰能讓呈現出來的人生困境與之後的成長更真實且深刻。另一個想提的小小缺憾,是一些詩般的美妙歌詞在翻譯成中文後難免少了神韻,尤其是"La Vie Boheme",精彩的字尾押韻變成中文後因為還要加上名詞典故,看起來甚是拗口,不過這大概也是沒辦法的事。

電影版「吉屋出租」的音樂是比影像要來得傑出的:搖滾、流行、探戈、龐克、靈魂、福音...幾乎無所不包,與過去的歌舞劇改編電影相比,熱鬧依舊卻很少變得喧嘩,相當特別,也格外容易打動人心。

至於「吉屋出租」的角色設定、情節題材,是不是就如同有些人提及的,是對波西米亞人的同情與英雄化,是面對當年傳統保守觀眾的震懾、反動,還是對於資本主義本位的對立挑戰乃至妥協,我想,這些問題與討論恐怕都不如在看完電影後盡情地流一場淚,不管是在臉上或在心裡,然後好好思索自己及時應起的行動為何。

畢竟,我們都只是人生的過客,『Everything is RENT』,既然不曾擁有,又有什麼理由不能放手一搏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ke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