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從這部片的片名與主題來看,一開始就擺明了是要賺盡你熱淚的一部電影,而在觀賞前我也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以及衛生紙?!)......抱歉,真的很抱歉,越到後面我還真的是越哭不出來,要不是為著孫藝珍的美貌,還真不知該怎麼壓制住快轉的衝動直到最後......唉,哪ㄟ安捏?
「腦海中的橡皮擦」存在著多數韓國商業片的通病:有著不錯的骨架(影片的取材與中心思想)、有著優秀俊美的男女演員、有著運鏡精準美感兼具的導演......問題其實是出在劇本。韓國的編劇總是不知節制地想將一切想得到的元素添入到電影中,變成一盤不折不扣的大雜燴,輕者如本片只是主題失焦難讓人深刻,嚴重者則成了四不像。
比起另一部儼然是瓊瑤三廳式文藝愛情悲苦劇復生的「向左愛向右愛」(女主角同樣是孫藝珍),「腦海中的橡皮擦」至少在前半段將甜蜜浪漫又趣味橫生的男女主角戀情詮釋得相當稱職,準確地抓住了觀眾投身其中。只是劇情中所有的元素,典型得簡直到了僵化的地步:一位豪放不羈、脾氣火爆、高挑挺拔、懷才不遇,有著悲苦回憶的窮困青年(典型),遇上了一位溫文柔順、美貌俏皮的富家千金(典型),不顧貧富差距與家長嚴肅的反對(超典型),兩個人的愛情依然堅貞不渝(超超典型),只是好景不常,就在幸福達到頂點時,女主角卻赫然發現自己得了絕症(超超超典型,病名則可依劇本不同自行填入),偏偏這時候還來了個前男友插花(超超超超典型,不過在本片中男主角也把他揍得太慘了點XD,實在不明白韓國片即使是文藝愛情片或喜劇笑點,為何經常都要摻加過量的暴力元素,有時候實在太殘酷了點...),不過男主角依然發誓會永遠照顧她、絕不離開她,即使女主角偷偷離開還是拼了命找她......(俺爆啦啦啦...)
既然所有的劇情都在意料之中,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花兩個鐘頭來觀賞這部電影?以下兩點僅提供參考:
1.孫藝珍真的很美很美,光看她出現在畫面中就夠賞心悅目了,誰還管劇情演些什麼呢?當然,這絕對是從純雄性觀點的角度出發。不過男主角鄭雨盛也足夠高挑帥氣,看這兩個人在唯美的取鏡中時而俏皮活潑時而深情款款地談起戀愛來,不啻為一絕佳視覺享受。
2.捨棄一切主觀偏見如我,掏出你內心遺忘已久的100%浪漫情懷,不要去猜疑任何情節的合理性,同時把這好老套、這我早就猜到了之類的想法完全丟出腦海。這麼一來,我相信你一定能夠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順便罵上我一句無血無眼淚)。畢竟只由純文藝愛情悲劇的標準來衡量,「腦海中的橡皮擦」在劇情拿捏與情緒掌控都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或許是太期待導演能夠透過"失憶症"的主題傳達些更深沈而獨特的省思,才對本片感到有些失望。雖然"腦海中的橡皮擦"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且聞之鼻酸,但劇情對於失憶症患者的生活、心態,以及醫生與週遭同事、親人的反應陳述還是稍嫌表面簡單了些。
同樣是以"失憶症"為主題,我想我會比較推薦另外一部法國片「記得我愛妳」,在刻畫兩個人愛戀激情仍在,卻不得不面對它逐漸消逝的那份感傷與無奈時,更顯得入木三分許多。